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外貿呈現較強發展韌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1.1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9%。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外貿呈現較強發展韌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從外貿情況看,今年前三季度,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密切配合,廣大外貿企業迎難而上,努力克服多種不利因素沖擊。貨物與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7.4%,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
在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外貿發展環境日趨復雜,外需增長放緩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出來的韌性與活力,反映出我國外貿穩定增長仍具備諸多有利條件。中國外貿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外貿企業履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與全球市場的貿易往來更加緊密。
外貿的穩定增長也反映出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實現了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從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到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到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今年前三季度的諸多成就證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吸引外資成績亮眼,我國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熱土。前三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37.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5.6%。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8.6%,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7.9%。
近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公開發布,新版《目錄》進一步擴大了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在持續鼓勵外資投向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同時,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優化利用外資的區域布局,為進一步穩住外商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振外資預期和信心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0.04萬億元,增長20.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2%。中歐班列今年累計開行突破1.4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累計開行2萬列;海南自貿港開通首條非洲遠洋集裝箱航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起步之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的第一年。我國與東盟國家扎實開展經貿合作,高質量實施RCEP,雙邊貿易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進出口4.7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占我國外貿總額的比重提高至15.2%。我國連續13年保持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東盟作為我國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這向世界宣示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