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跡象加重,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增強金融服務先進制造業能力將有助于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運行。通過對比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分析了目前我國先進制造業融資面臨亟需解決的三大體制性障礙,在總結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一、當前金融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存在三大體制性障礙
先進制造業技術創新性強、產業融合度高,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長周期等融資特征,對金融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當前,我國先進制造業面臨資金需求多元性與融資渠道不匹配、資金需求長期性與融資期限不匹配、金融服務需求與供給不匹配等問題仍較嚴重,亟需引起高度重視。
(一)資金需求多元性與融資渠道不匹配。與傳統制造業相比,先進制造業企業更依賴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需要多樣化的融資渠道支持,但目前我國先進制造業仍以信貸融資為主,融資渠道單一、且獲取資金支持能力偏弱。一是股權融資占比較低。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為12.6%,這一比重遠低于美、日、德三大制造業強國。同時,先進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難以通過股權融資獲得資金支持。2021年創業板與新三板融資額與同期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的比值為1:24,遠低于日本同期的1:1.4。創投與風險管理資本的整體規模、單項投資額等也與美國相距甚遠。二是信貸融資能力較弱。2020年我國先進制造業上市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2.1%,分別低于美、日、德同類企業5.7個百分點、2.8個百分點和14.9個百分點。
(二)資金需求長期性與融資期限不匹配。與傳統制造業相比,先進制造業具有科技含量高、研發周期長、技術迭代快、盈利模式和市場格局不穩定等特征,需要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長期投資,但目前我國缺乏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長期投資產品。一是債務融資短期化明顯。2020年我國先進制造業上市公司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重達到70.5%,高于美、日、德同類企業27個百分點、18.2個百分點、31個百分點。二是長期股權投資產品缺乏。股權融資市場難以為先進制造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天使基金、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產業基金、并購融資等長期股權投資較少。
(三)金融服務需求與供給不匹配。與傳統制造業相比,先進制造業具有專業性強、產業融合度高等特點,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加強調“一攬子”“一站式”等綜合服務,但目前我國金融服務難以滿足先進制造業發展需求。一是金融產品設計能力不足。我國金融產品在設計方面存在融資金額、融資期限、擔保方式等同質性較強的問題,缺乏針對先進制造企業的個性化、定制化金融產品。二是金融服務機制不完善。我國金融服務在業務流程、盡職調查、風險控制、績效考核和容錯糾錯辦法等操作執行層面存在與先進制造業融資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難以精準識別和評估先進技術、項目和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
二、發達國家金融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近年來,美、日、德三大制造業強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先進制造業不斷發展,搶占了制造業發展高地。從金融支持角度看,雖然各國金融體系不同,但有諸多共性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一)通過不斷提高股權融資比重支持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美、日、德三大制造業強國均通過提升股權融資比重,推動先進制造業轉型發展。美國股權融資比重長期穩定在70%以上,德國、日本雖是傳統的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但其股權融資比重保持較高水平且呈現上升趨勢。而且,Space X、藍色起源等創新型先進制造業企業,最早都是由風投資金投資成立。相比之下,我國股權融資對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支持力度仍然較弱。
(二)通過積極建立多層次融資擔保體系降低先進制造業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德國建立了政府、擔保銀行、放貸銀行風險共擔的擔保體系。其中,貸款擔保銀行承擔80%風險,承貸銀行承擔20%風險,同時德國政府為擔保銀行提供約60%—80%的第二層擔保,擔保銀行最終承擔的風險可明顯降低至30%左右、甚至更低。相比之下,我國融資擔保體系尚未健全,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承擔的貸款損失高達80%—100%,導致金融機構往往“惜貸怯貸”、抬高企業融資成本。
(三)通過發展供應鏈金融增強服務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能力。美、日、德三大制造業強國具備了較為成熟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供應鏈金融。通用電氣公司、寶馬汽車等產業鏈核心企業也已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通過掌控產業鏈上下游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相比之下,我國供應鏈金融技術薄弱,自動化程度較低,很多金融機構在單證、出貨、應收賬款、文件傳遞等環節仍靠人工來確認,嚴重影響了供應鏈金融的效率。
(四)通過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支持作用。日本和德國均建立了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相結合的金融體系,為先進制造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和低息貸款,并通過與風險資本聯合投資支持高技術初創企業。相比之下,當前我國三大政策性銀行對先進制造業支持力度有限,缺少專門服務先進制造業的政策措施。
(五)通過政府引導全社會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構建先進制造業創新體系。美、日、德三大制造業強國高度重視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采取政府牽引、企業主導、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其他非營利組織支持的公私合作模式打造先進制造業創新高地。美國政府自2012年起啟動“制造創新研究所”計劃,采取PPP運營模式、聯邦政府的財政資金與其他投資主體的自籌資金最低按1:1的比例投入,目前已在諸多制造業尖端領域建立了16個制造業創新中心。相比之下,我國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過程中存在資金規模較小、政府資金帶動能力弱、融資渠道窄等問題。
三、政策建議
(一)加強政府引導能力,帶動社會資本投入。一是強化政府資金引導力度。針對前期規模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的領域,設立先進制造領域的國家產業投資基金與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通過政府增信、股權債券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基礎研發領域。二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力度。盤活資產存量,加大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先進制造業貸款支持力度,鼓勵政策性銀行提供低息貸款支持系統性重大核心項目落地。
(二)探索有利于制造業改造升級的多種融資方式,擴大先進制造業企業直接融資比例。一是拓寬股權融資渠道。鼓勵私募股權基金、保險定向資金、各類資管計劃等參與投資先進制造業項目,并對相關資金備案建立綠色通道,在增值稅、所得稅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二是完善債券融資支持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推動成長型、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和中長期企業債券等,鼓勵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中小企業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集合信托和集合票據等。
(三)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改善當前擔保機構普遍存在的代償能力不足、代償時效性弱等問題。一是推進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全國性融資擔保機構,合理整合與壯大地方性的政策性擔保機構,有效保障銀擔合作的質量,促進銀擔合作的積極性。二是協調完善支持政策。建立企業貸款擔保工作聯系會議制度,支持企業成立企業信用擔保聯盟,擴大聯保互保范圍。研究建立再擔保機構,積極發展中小企業貸款保證保險、信用保險業務。三是創新擔保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建立網絡聯保貸款機制,擴大改善貸款擔保信用服務環境,深化中小企業信用增級服務工作。
(四)大力推動相關金融產品創新,為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便捷的全周期融資支持。一是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線上金融服務,構筑產業鏈金融服務共享生態圈。二是著力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推行應收賬款保理服務、信用貸款和訂單貸款等覆蓋全產業鏈的線上金融服務。三是不斷提升供應鏈融資效率。促進線上系統友好化,根據企業財務和交易信息,實時調整融資額度和利率等。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算法,識別優質貸款目標和加強貸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