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征,光譜被看作是辨別物質的“指紋”,而高光譜則是協助人類看清這些“指紋”的“有色眼鏡”。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童慶禧在高光譜技術創新應用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上說道:“我國高光譜技術目前處于以下階段:技術先進,或并跑,或領跑;正處爬坡關鍵期,但距頂峰已近?!?/span>
高光譜技術創新應用聯合實驗室是由浪潮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譜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定位為高光譜技術研發中心、創新應用中心、高端智庫三重角色,致力于推動高光譜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數字農業、“雙碳”業務等領域的落地,如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提供煤炭熱值檢測和工業設備潤滑油檢測服務;在智慧農業方面,提供農作物氮磷鉀等含量檢測、病蟲害識別、作物長勢監測等服務;同時,聚焦“雙碳”業務領域,提供碳計量設備及雙碳雙控等服務。
以下為童慶禧院士列舉的高光譜技術典型應用場景:
1.文物保護領域
專家可以通過高光譜掃描成像、色彩融合等處理技術,進行文物印鑒提取、真假識別、墨跡提取、顏料識別等工作,為記錄歷史、保留歷史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2.數字農業領域
基于龐大的地物光譜數據庫對收集到的高光譜數據(如生物量、葉面積指數、葉綠素等關鍵生理參數),研究者們可以進行波段運算、分析、處理、保存,實現對農作物的精細分類、估產及長勢監測、病蟲病監測、活性監測等實時、高效、精準監測和管理。
3.環境監測領域
高光譜技術還可用于材料鑒別、目標探測識別、礦物識別及水質、土壤污染等環境監測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