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多次提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5億戶。其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過1.2億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五分之四。
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了中小微企業的重要作用,并給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長遠戰略。
通過實踐,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實際上也是“放水養魚”、涵養稅源。
將繼續擴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普惠覆蓋面,努力營造良好融資生態,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專精特新”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李克強總理指出了四個方面的重點,即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而在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中,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被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專精特新”是工信部在2011年發布的《“十二五”中小企業規劃》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在2022年已閉幕的地方兩會上,有二十余個省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專精特新”培育計劃,有的公布的是2022年的目標,也有公布到2025年的目標。
各方高度關注中小企業問題說明什么?
①經濟需要從下行狀況中改出,幫助中小企業紓困是六穩六保的重要基本盤。
②產業與市場結構正在調整,中小企業轉變發展范式是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
③新一輪產業科技革命來臨,把握戰略機遇期、發展窗口期,批量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廣泛參與全球科技產業鏈分工協作,是形成國際競爭力、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方面。
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重要方面,也是數字化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切實著力點。
⑤從各個省市紛紛制定“專精特新”培育數量KPI中不難看出,各級政府都將其作為了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底層的共性是數字化
走出經濟下行、轉變發展范式、參與科技革命、保鏈穩鏈、助力實體經濟、培育專精特新,無一不與數字化相關。
數字化是中小企業從根本上走出困境的關鍵,也是中小企業蛻變發展為“未來的企業”的關鍵。
從根本上說,數字化提升的是企業的內力、內功,形成基于新技術的新商業,解決的是企業生存與創新、市場與運營、效率與發展的根本問題。
數字化之于中小企業的底層邏輯、根本意義,就是[數字化重生]。
數字化轉型均有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的政策,由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邊際效益的特點,不同規模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差別巨大、數字鴻溝明顯,政策傳導效果有待提升。
中小企業應審視自身是否擁有進行數字化競爭的合適資產和數字轉型能力。整體來看,我國中小企業的數字技術水平仍待提高。
當前,中小企業“不會轉”“沒錢轉”“不敢轉”的問題日益凸顯。
由于數據采集基礎薄弱、轉型人才欠缺和技術應用水平較低,多數企業不會轉型;轉型成本的高企和資源投入的不足又使得中小企業不能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系統運維、設備升級、人才培養等方面需要持續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中小企業難以承受。
中小企業自身技術水平不高,難以滿足企業數字化平臺的開發、部署、運營和維護需求,同時對數據缺乏有效采集,數據分析水平也難以滿足需求。
不是花錢就能買來的
數字轉型更多是一種服務,需要由企業來提供服務。
怎樣讓中小企業把數字化的優勢發揮出來,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紅利,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很多企業為了數字化,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人員,但是往往又忽略掉了原來的業務。
有的企業發現做數字化轉型要成立新部門、招新人,短期內看不到業績。錢花了,還見不到效果。
在當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大變局中,國內中小企業對引入數字化技術的期許很高。
但同時,中小企業仍覺得接入數字化的門檻很高,這包括人才引入、資金成本或產品服務篩選等方面。
中小企業決不能盲目追求數字化,應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產業內生邏輯,科學評估自身是否具備數字化轉型所需的行業經驗、管理水平、人才梯隊、價值導向和信息化基礎。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發揮數據要素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賦能企業在降低運營成本、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獲得全要素全周期全鏈路的紅利。
數字化轉型亟待四方面破局
①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的工具應該成為能夠切實解決經營困難、助力發展的助手,而不是消耗更多的成本。
②需要從與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貼切、且更具有指導意義的角度,重新定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更便于在廣大的中小企業中迅速準確地普及數字化轉型的概念。
③調動社會力量,形成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生態伙伴圈,從人才、戰略、工具等多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讓中小企業覺得自己并不是孤立無援。
④需要政府用更加實際、更具落地性的政策,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結尾:
不同的企業因自身業務和技術資源稟賦的不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自然面臨著不同的困難與痛點。
企業紓困和創新發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是成長為[經濟生態智慧體]。
部分資料參考:觀察者網:《數字化重生:中小企業找到從困境走向未來的關鍵驅動》,中國經濟導報:《2022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運營管理成重要選項》,中國新聞網:《數字經濟時代,中小企業“轉身”面臨必答題》,南方Plus:《“專精特新”首次亮相政府工作報告 有何深意?》
本公眾號所刊發稿件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回復,我們收到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