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西安郵電大學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數字經濟”第五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去年“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提法到今年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還增加了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鄉村、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治理和數據要素潛力等內容。這是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進一步延伸,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推動的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態,是全球要素資源重組、經濟結構重塑、競爭格局改變的關鍵力量,是國際經濟競爭合作的新高地和中美戰略博弈的制高點。可以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數字經濟及其相關內容的闡述,是在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基礎上對數字經濟的全面闡述。該規劃提出,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報告中有關數字經濟內容篇幅不小、信息量巨大,對我國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在新發展階段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我們要借助《“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發布和全國兩會契機,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要從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鄉村、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治理和數據要素潛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數實融合”、提質增效,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