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作為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的系列重要活動之一,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質監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和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協辦、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監測與認證領域中心和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承辦的第四屆“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推介會”(以下簡稱:國產儀器推介會)在京召開。
國家認監委科標部主任劉先德、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煥敏、北京市貿促會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露霞、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冷艷梅、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高級顧問閆增序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致辭。來自政府部門、相關學會協會、檢測認證機構、儀器企業等單位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劉先德在致辭中表示,從檢驗檢疫系統相關的部門講,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提升產品和企業對國際、國內市場的適應力以及對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工作是踐行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理念,任重而道遠。冷艷梅也在致辭中指出,北京檢驗檢疫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開展的國產檢測設備驗證和綜合評價活動貼合了“十三五”規劃綱要中著力推動供給側改革的理念,為解決國產檢測儀器設備推廣中缺乏權威的技術驗證數據和檢測方法的瓶頸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也為企業提供了參與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種新途徑。
鄭煥敏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當前,驗證與評價工作還停留在項目層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形成固定的工作流程和相對穩定的工作平臺,以便促進驗評工作的全面推廣。北京檢驗檢疫局科技處副處長趙靖敏也在報告中表示,驗證評價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形成一個框架和一種固定模式,最終達到市場化的運作目的,下一步驗證評價工作將會在現有基礎上不斷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分析研究,開展調研,明確需求,建立完整的驗證評價體系。
北京市科委條財處調研員李建玲在報告中從市場、制度、服務三方面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國產儀器相關的驗評和推動工作。北京科學儀器設備裝備協作服務中心主任孫月琴也對驗評工作的亮點與發展設想做了相關報告。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高級顧問閆增序在會上介紹了國產科學儀器的現狀和發展,并大力呼吁各級政府采購部門給予國產儀器平等競爭的機會。會議還邀請北京海光、智云達等企業的代表上場表達了參與國產儀器驗證活動的體會與期望。
為進一步完善本期試點項目的后續工作,會議當天下午安排課題組成員、驗評專家與國產儀器企業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探討。課題組成員就相關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以期印證國產儀器實際應用的真實狀態、應用性能及范圍。除了做常規的檢測,驗評還將參評產品與業內的優秀產品在各項性能指標和應用情況做對比,找出差距和不足,由課題組專家們出具綜合報告。這樣的驗評方式目前在國內屬首創,而且驗評的費用大多由北京市科委承擔,這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是難得的機會。目前,國產儀器驗證評價工作已得到眾多國產儀器企業的認可與關注。
本期課題將儀器種類擴展到了前處理類和檢測類設備,并向京外儀器企業擴大推廣了驗證與評價工作,現已吸引了北京吉天、海光儀器、上海屹堯、先驅威鋒、普析通用、衡昇儀器等6家國產儀器企業的7款產品參與驗證評價。目前7個驗證小組已確定了這7款產品的個性化驗評方案,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為了實現國產儀器驗證評價的長期有序發展,接下來課題組將繼續廣泛調研,明確企業與用戶的需求與意愿,為新一期項目的開展做好準備工作,同時還將進一步優選驗評專家與核心實驗室,逐步建立完整的國產儀器驗證評價體系,力求打造出一個具有公信力、影響力的驗證評價服務品牌,并最終形成市場化機制運作的常態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