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儀協分析儀器分會組織會員走訪活動在上海拉開帷幕
2014年2月2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會員單位走訪活動在上海召開。以分會秘書長曹乃玉和副秘書長張耀華、副秘書長黃慶為組織者,帶領分會會員20家企業近30人的高層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會議主要以參觀的形式進行,走訪活動的第一站——上海天美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美虞雄華副總經理陪同走訪人員進行參觀。
虞總并全方位向走訪人員展示了天美的里程碑:從1988年至今, 26年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現在。天美成立初期是一家貿易公司,主要依托于代理,1994年上海天美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于成立上海;2004年天美科技新加坡公司成立,并于新加坡上市,2006年-2008年,天美科技分別成立印度、印尼、越南等分公司;2009-2010年,公司進行資本運作,歐洲經濟危機,天美科技完成了對法HCC旗下Froilabo的超低溫冰箱和二氧化碳培養箱,有部分離心機的公司,以及瑞士的Precisa天平進行收購,同時對原上海精科與香港控制的上海三科進行收購,主要產品有熒光光度計。
2010年起天美開始了快速并購。4月17日,上海天美與上海精科合作天平和樂島分析儀進行合資,成立上海精科天美有限公司(2014年1月天美全資收購)。2011年天美公司第二次在香港上市,2012年天美控股美國IXRF公司,2013年天美控股英國EI公司。
虞總介紹,天美發展至今占地面積達10200平方米,員工約有228人,其中研發人員占50人。主營產品:分析儀器產品主要有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等產品,目前公司主體氣相色譜儀和分光光度計,氣象色譜儀占40%產值,生化儀器主要做離心機。
氣相色譜儀,從1994年至今,GC7980產品目前在國內是第一個商品化的、可實現全EPC電子流量控制,榮獲 “BCEIA 2013 金獎”;此產品是國內產品第一家走向市場,打破了全EPC國外進口的壟斷。
虞總繼續講解了完善而科學的工廠管理,產品出廠流程,質量歷史記錄等內容。天美公司的目標是:打造一流的世界品牌。隨后帶領大家參觀了實驗室、車間、產品樣品間,觀賞期間,參觀人員與虞總交流,并進行了討論。此次走訪天美公司順利結束,參會人員在天美科技大樓合影留念。
片刻休息后趕往走訪第二站——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儀電”作為上海第一家分析儀器專業企業的誕生地,是上海儀電集團旗下的一家股份制重點企業。其前身為“上海精科”,已有六十年歷史。連續二十多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的體系認證,擁有自主進出口權。自主品牌“上分”、“棱光”、“雷磁”、“上平”、“申光”等都是國內知名品牌,歷史悠久,其中“棱光”“上分”牌分析儀器和“雷磁”牌電化學儀器多年來一直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目前是國內著名的集開發、制造、服務、系統集成為一體的科學儀器制造集團之一。
儀電工作人員熱情了接待參觀人員,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湯志東總經理為大家致辭,并講述了公司概況、公司品牌、公司資質、主要產品、應用領域、系統集成、經營狀況、人員結構、海外市場、發展前景等內容。
談及儀電的發展前景,湯總用八個字概括:“做優、做精、做強、做大”。儀電的核心理念:精準引領精彩。追求目標: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供高科技產品和優質服務。
湯總講解完畢,由儀電科學儀器市場科科長劉艷帶領走訪人員進入儀電展示參觀。劉科長介紹了實驗室儀器發展到現在的輝煌歷程,稱目前實驗室儀器主要產品有PH計、離子計、電導率儀、溶解氧、多參數、自動滴定儀、環保分析、純水器、水分儀、定氮儀等系列及系統。最值得驕傲的是,1953年,“雷磁”誕生了中國第一臺pH計和第一支玻璃電極,標志著中國分析儀器的誕生。
伴隨著儀電科學市場部劉科長的細心講解此次走訪儀電圓滿結束。
2月21日上午,走進了第三站——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走入試驗區,秘書處黃慶副秘書長代表帶著一些問題向上海貿易試驗區負責人發起提問。
黃秘書長:自貿區的發展歷史,以及掛牌之后有哪些商機和政策呢?
負責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歷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年9月29日上午10時正式掛牌。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歷,包括四個區域: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10平方公里,成立于2003年12月;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1.03平方公里,成立于1990年9月;洋山保稅港區14.16平方公里,成立于2005年,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3.59平方公里,成立于2009年7月。最初保稅區剛剛成立時,大家對保稅區很好奇,打出了標語“進到保稅區,不似出國,勝似出國”。
負責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區域,產業基礎雄厚,經濟實現較快發展。2012年,試驗區所涵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合計完成進出口總額113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5%;稅務部門稅收429.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商品銷售額10998.1億元,比上年增長13%;物流企業經營收入4041.4億元,其中物流業收入8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1%。
就以上問題自貿區工商分局張科長做了解釋,國務院把任務交給上海,中國在上海建立自貿區的任務: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于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以及對自貿試驗區內外商投資管理實行備案制與現有審批制有什么不同的介紹、運行情況等內容。
自貿試驗區內外商投資管理實行備案制與現有審批制有何不同:
外商投資管理備案制是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行的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為基礎的外商投資管理新模式。即: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對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將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外商投資項目核準改為備案管理(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準的除外)。將境外投資的一般項目和投資開辦企業由核準和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備案制與審批制的區別主要在于:在審批制管理模式下,在外資準入階段,商務主管部門首先對其投資主體資格、投資領域行業、投資方式、投資金額、擬設立公司的合同章程等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認可,是一種事前管理的模式。在試驗區備案制管理模式下,對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在外資準入階段,商務主管部門只對其投資主體資格、投資領域行業等基本信息進行備案,投資管理由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外資企業設立由工商一口受理,管委會、工商、質監、稅務并聯辦事,大大縮短辦事時限,由原來的29個工作日縮短到4個工作日。
自貿區的運行情況: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試驗區已運行2個月時間,總體上看,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社會創業投資熱情高漲。截止2013年11月22日,自貿試驗區共接待企業、個人咨詢和辦理業務超過5.8萬人次,其中企業辦理核名近6000戶。35個工作日內已辦結新設企業1434家,其中外資新設企業38家,外資注冊資本超過5.6億美元;內資新設企業1396家,內資注冊資本超過347億元。上述新設企業中,以貿易類和服務類為主,占比分別為69%和26%。
二是服務業開放勢頭良好。金融機構和服務業開放項目相繼落戶,已有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股權交易等40家金融機構入駐試驗區,包括中、農、工、建、交等9家中資銀行在區內設立分行;花旗、星展、匯豐、東亞等11家外資銀行在區內設立支行。同時,外資游戲游藝設備生產銷售、外資工程設計、融資租賃兼營商業保理等一批服務業開放項目已落地,其他服務業開放領域已形成一批項目的儲備。
三是帶動效應初步顯現。自貿試驗區深化功能創新拓展、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試點內容,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在區內設立了聯合產權交易服務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將設立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平臺。同時,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跨境通”已啟動試運行,DHL北亞樞紐在浦東機場啟動航空快件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試點。此外,在總部經濟、文化貿易、大宗商品交易、融資租賃、航運運價指數衍生產品交易等方面也有一批新設項目落戶自貿試驗區。
講解結束后,負責人帶領走訪人員在自貿區內參觀了解。(講解內容如有企業感興趣,即可登錄官網查看詳情)
下午走訪地點需要從上海轉移到江蘇,一小時里程過后,到達走訪第三站——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注冊資本11840萬。旗下擁有北京邦鑫偉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天瑞儀器有限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總部位于風景秀麗的江蘇省昆山市陽澄湖畔。專業從事光譜、色譜、質譜等分析測試儀器及其軟件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一體型企業。公司擁有40多家代理機構和辦事處,覆蓋整個中國大陸,148個遍布世界各地辦事機構和技術服務站。
走進天瑞,副總經理李云濟博士首先介紹了天瑞儀器的創業歷程:從1992年至今,擁有20多年的歷史,1992年董事長劉昭貴博士在西安創辦“西清華儀器研究所”;2011年1月25日,天瑞公司在深圳證券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李博士稱天瑞儀器的發展得到了中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俞正聲,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等各級領導多次來訪視察工作,并對天瑞核心部件的科技含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討論天瑞儀器的企業文化時,副總經理吳升海博士對其進行了講解,公司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并以誠信、共贏、開創經營理念,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我們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于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
李總帶領走訪人員參觀了天瑞新落成的精密加工車間,為了保證核心尖端部件的穩定性,天瑞于去年投入3000萬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中心,一流的設備才能加工出一流的核心部件,才能制造出一流的儀器,在裝配車間、在調試工段都能看到天瑞嚴謹的生產管理流程,天瑞具有37位博士的研發團隊和每年銷售收入10%以上的研發經費投入這些都是為天瑞創造美好的歷程的開始。
2月22日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會員走訪活動圓滿結束,這次活動受到上海天美、上海儀電、上海舜宇恒平和江蘇天瑞公司的大力支持。